intel牙膏厂 腾讯 鹅厂

AT&T 贝尔实验室 IBM

AT&T

att公司官网

AT&T公司(AT&T Inc,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的缩写,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是一家美国电信公司,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创建于1877年,曾长期垄断美国长途和本地电话市场。 AT&T在近120年中,曾经过多次分拆和重组。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有8个主要部门 :贝尔实验室、商业市场集团、数据系统公司 、通用市场集团 、网络运营集团、网络系统集团、技术系统集团、公司国际集团。

贝尔实验室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以及通信网等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自1925年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两万五千多项专利,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获得三项多专利。贝尔实验室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生产和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使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统、产品、元件和网络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一共获得8项诺贝尔奖(其中7项物理学奖,1项化学奖)。

时间 主要研究成果
1940 数据型网络
1947 晶体管、移动电话技术
1954 太阳能电池
1958 激光
1960 金氧半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逻辑单元CMOS,如微处理器、单片机等)
1962 语音信号数字传输、通信卫星:Telstar1
1963 无线电天文学(太空望远镜、电波望远镜)
1969 C语言、UNIX操作系统、电荷耦合组件(CCD,用于条码读取器、摄影机、扫描仪、复印机)
1979 C++语言、系统单芯片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SoCDSP,用于调制解调器、无线电话等

IBM

公司名称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11年6月15日在宾厄姆顿西几英里处的纽约恩迪科特CTR公司注册成立。三个独立公司合并建立了CTR公司,它们是:列表机公司(1896年创立于华盛顿)、计算表公司(1901年创建于俄亥俄州代顿)和国际时代唱片公司(1900年创办于纽约州恩迪科特)。那时列表机公司的总裁也即创办人是Herman Hollerith。

合并背后的关键人物是金融家Charles Flint,他召集三家公司的创始人提出兼并并在CTR中任职直到1930年退休。

老沃森 1914年进入计算制表记录公司(CTR)任公司经理,1924年2月14改名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

IBM经营业务

IBM为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在大型/小型机和便携机(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为瞩目。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PC)标准,至今仍被不断的沿用和发展。2004年,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电脑厂商联想集团,正式标志着从“海量”产品业务向“高价值”业务全面转型。
另外,IBM还在大型机,超级计算机(主要代表有深蓝、蓝色基因和Watson),UNIX,服务器方面领先业界。

软件方面,IBM软件集团(Software Group)分为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以及中间件产品,包括业务分析软件(Cognos、SPSS)、企业内容管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DB2、Infomix、InforSphere)、ICS协作(包括Lotus等)、Rational软件(软件生命周期管理)、Tivoli软件(整合服务管理)、WebSphere软件(业务整合与优化)、System z软件。以及数据库理论。

IBM在材料、化学、物理等科学领域也有很深造诣。硬盘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STM),铜布线技术,原子蚀刻技术都是IBM研究院发明。

IBM2016年获得美国专利数量超过7000件,有望连续24年蝉联科技公司获取美国专利数量第一位。
据悉,2015年IBM获得了超过7355件美国专利,比2014年的7,534件略有下降。IBM的一位发言人表示。
现在,它正在寻求关键战略领域的专利,如人工智能以及认知计算。事实上,目前IBM有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员致力于研发认知计算相关技术。

IBM在科技创新方面,2015全年获得专利相当于微软、谷歌、英特尔这三家公司所获得专利总和。”

IBM的灵魂-沃森文化

IBM公司同时也是备受世人尊重的公司。
受人尊重的原因,其中之一是能够在近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多次领导产业革命,尤其是在IT行业中,制定多项标准,并努力帮助客户成功。另外,该公司一直在世界500强中位居前列。更为重要的是,其受人尊重的原因在于,IBM公司近百年的历史当中,一直坚持遵守“沃森哲学”。
主要包括:
1、必须尊重个人。
2、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
3、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小沃森

小沃森出生于1914年,小汤姆的名字终生都跟随着他,即使他成了年近80岁的老头,仍然被叫做小汤姆。由于从小顽皮捣蛋,被人称作“可怕的汤米”。12岁那年他买了一瓶黄鼠狼臭腺。当全校全体集合时,他手持臭腺瓶,跑向主通风管道。整个楼层臭气熏天。他创造了自己学校生活中最辉煌成功的一刻。结果被迫暂时休学。这家伙居然用了六年,换了三所学校才将高中念完。上大学,也完全是有钱有势的双亲在布郎大学校长身上施加了压力。
小沃森对老沃森所经营的IBM没什么好印象,小时候参观工厂,最深刻的就是浓烈的烟雾、噪音以及刺鼻的金属味。

1937年,小沃森前往IBM销售学校,熬了两年坚持到学业结束。小沃森成了正式销售员。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飞行和泡妞上。他的风流韵事在公司内沸沸扬扬。但他有股倔劲:“我不能让IBM支配我的生活。”

二战爆发使使小沃森有了解脱的机会,他加入了国民警卫队。军队生涯,使他摆脱了父亲的阴影,有了自信心。后来,他终于拿起电话,告诉父亲,他将回到IBM。这当然是老沃森盼望了多年的心愿。他当起推销员,得到了极其轻松的华尔街业务区,结果到1月2日,就完成了全年的销售任务。

老沃森很怀疑那些以真空管和电子零配件装成的庞然大物,丑陋又难过,而且由很多吱轧作响的机械构成,听起来象满满一屋子的人在织布一样。他甚至断言:“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大约只有5部。”

小沃森成为IBM第二号人物后,当即对研究机构进行革新。在公司发展方向上实施了带根本性的改革。
1950年5月,任命麦克道尔为实验室负责人,大量招聘电子技术方面的人才。而“国防计算机”的研制正是小沃森率领IBM进入电子技术的一次冒险,是公司发展方向的彻底革命。
1951年,IBM开始决定开发商用电脑,聘请冯·诺依曼担任公司的科学顾问
1952年12月研制出IBM第一台存储程序计算机,也是通常意义上的电脑,它叫IBM701。
1952年大选前夕之夜,兰德将一台Univac电脑提供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预测结果。电脑作出了艾森豪威尔以微弱优势获胜的预测。那一次,Univac大出风头,被称为“无与伦比的电子大脑”。当然,受刺激最大的还是小沃森。
1953年4月,IBM纽约总部终于迎来辉煌,150位全美最出色的科学家和商界领袖参加IBM-701国际计算机的盛大典礼。
1956年,IBM已经占领了约70%的市场,美国本土只留下以雷明顿·兰德公司为首的7家公司,新闻传媒戏称美国电脑业是“IBM和七个小矮人”。

ARM

ARM处理器是英国Acorn有限公司设计的低功耗成本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全称为Acorn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

1978年12月5日,物理学家赫尔曼·豪泽(Hermann Hauser)和工程师Chris Curry,在英国剑桥创办了CPU公司(Cambridge Processing Unit),主要业务是为当地市场供应电子设备。

1979年,CPU公司改名为Acorn计算机公司。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罗拉公司的16位芯片,但是发现这种芯片太慢也太贵。“一台售价500英镑的机器,不可能使用价格100英镑的CPU!”他们转而向Intel公司索要80286芯片的设计资料,但是遭到拒绝,于是被迫自行研发。

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设计了他们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Hz的处理器,用它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计算机,简称ARM(Acorn RISC Machine)。

1990年11月27日,Acorn公司正式改组为ARM计算机公司。苹果公司出资150万英镑,芯片厂商VLSI出资25万英镑,Acorn本身则以150万英镑的知识产权和12名工程师入股。公司的办公地点非常简陋,就是一个谷仓。公司成立后,由于缺乏资金,ARM做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决定:自己不制造芯片,只将芯片的设计方案授权(licensing)给其他公司,由它们来生产。

20世纪90年代,ARM公司的业绩平平,处理器的出货量徘徊不前。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手机的快速发展,出货量呈现爆炸式增长,ARM处理器占领了全球手机市场。

经过12年的发展,在2002年,ARM架构芯片的出货量正式突破10亿。随着智能设备的爆炸式成长,如今,要完成10亿片的出货量只需要一个月。

2004年,Cortex系列的诞生是ARM公司的大事件,从此该公司不再用数字为处理器命名。它分为A、R和M三类,旨在为各种不同的市场提供服务。

2006年,全球ARM芯片出货量为20亿片,2010年预计将达到45亿片。

2015年,ARM基于ARMv8架构推出了一种面向企业级市场的新平台标准。此外,他们还开始在物联网领域发力。同年,福布斯杂志将ARM评为世界上五大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

硅谷

为什么硅谷IT巨头那么多?和国内完全相反,北上广深等城市的IT业和城市规模基本的正关联。美国出现这样的状况也和他的他们的政策相关。

硅谷是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最早是研究和生产以硅为基础的半导体芯片的地方因此得名。

尽管美国和世界其他高新技术区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硅谷仍然是高科技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开创者,该地区的风险投资占全美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1] ,择址硅谷的计算机公司已经发展到大约1500家。一个世纪之前,这里是一片果园和葡萄园,但是自从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总部等高科技公司在这里落户之后,这里就成为了一座繁华的市镇。

硅谷的主要区位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顶尖大学为依托 ,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同时还包括加州大学其他的几所校区和圣塔克拉拉大学等等。硅谷以高新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同时拥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尔、苹果公司、思科、英伟达、甲骨文、特斯拉等大公司 ,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当地一直是美国海军一个工作站点,并且海军的飞行研究基地也设于此,后来许多科技公司的商店都围绕着海军的研究基地而建立起来。但当海军把它大部分位于西海岸的工程项目转移到圣迭戈时,NASA接手了海军原来的工程项目,不过大部分的公司却留了下来,当新的公司又搬来之后,这个区域逐渐成为被航空航天企业聚集区。
那个时候,此地还没有民用高科技企业,虽然这里有很多好的大学,可是学生们毕业之后,他们却选择到东海岸去寻找工作机会。斯坦福大学一个才华横溢的教授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他在学校里选择了一块很大的空地用于不动产的发展,并设立了一些方案来鼓励学生们在当地发展他们的“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事业。在Terman的指导下,他的两个学生威廉·休利特和David Packard在一间车库里凭着538美元建立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一个跟NASA及美国海军没有任何关系的高科技公司。这车库现已经成为了硅谷发展的一个见证,被加州政府公布为硅谷发源地而成为重要的景点。
在1951年,Terman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构想,那就是成立斯坦福研究园区(Stanford Research Park),这是第一个位于大学附近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园区里一些较小的工业建筑以低租金租给一些小的科技公司,今日,这些公司是重要的技术诞生地,可是在当时却并不为人所知。最开始的几年里只有几家公司安家于此,后来公司越来越多,他们不但应用大学最新的科技,同时又租用该校的土地,这些地租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经济来源,使斯坦福大学不断的兴旺发达。Terman在1950年代决定新的基础设施则应以“谷”为原则而建造。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一个著名的加利福尼亚人威廉·肖克利搬到了这里。威廉的这次搬家可以称得上是半导体工业的里程碑。1953年由于与同事的分歧而离开贝尔实验室。离婚之后孤身一人回到他获得科学学士学位的加州理工学院,在1956年他又搬到了距他母亲很近的加利福尼亚山景城(Mountain View)去建立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在这之前的时期,尚未成型的半导体工业主要集中在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和纽约长岛地区。为了公司的发展,他特意从东部召来八位年青人,这其中就有诺宜斯、戈登·摩尔、斯波克、雷蒙德。
威廉·肖克利打算设计一种能够替代晶体管的元器件(熟知的肖克利二极管)来占领市场。但在考虑设计得比“简单的”晶体管还要简单的这个问题时他却难住了。被困难难住的肖克利愈发变得偏执,他要求对职员进行测谎,并公布他们的薪金,这些事情惹恼了大家。在1957年,那八位优秀的年轻人集体跳槽,并在一位工业家Sherman Fairchild的资助下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仙童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市,主要经营照相机。
由于诺宜斯发明了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将多个晶体管安放于一片单晶硅片上,使得仙童公司平步青云。而1965年戈登·摩尔总结了集成电路上面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的规律 ,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摩尔定律”,这一定律虽然只是由1960年代的数据总结而成的,但是直到21世纪最初的那几年却依然有效。
这种事情又不断的上演,脱离控制的工程师不断的建立新的公司。1967年初,斯波克、雷蒙德等人决定离开仙童公司,自创国民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总部位于圣克拉拉。而1968年仙童公司行销经理桑德斯的出走,又使世界上出现了超微科技(AMD)这家公司。同年七月,诺宜斯、戈登·摩尔 、安迪·葛洛夫又离开仙童成立了英特尔公司。今天的英特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厂商,占有80%的市场份额。

Intel和AMD的渊源

说到AMD和英特尔两家不得不说一家传奇的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要想了解美国硅谷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英特尔的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曾经便是从仙童公司辞职单干的被“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称为“八叛逆”的八个年轻人中的两个,而AMD的创始人则是后期仙童公司的一位销售主任“杰里·桑德斯”,两家公司成立仅差一年,起步可以说是天差地别,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八叛逆”,一个是被公司开除的销售员工。